水柏枝
来源:爱征健康网 2021-09-05
中药水柏枝是收录在《中华本草》里的一种中药材,水柏枝的名字又叫砂柳、臭红柳,水柏枝的四气五味为,甘味,辛味,温性。水柏枝的功效与作用:解表透疹;祛风止痒。主麻疹不透;风湿痹痛;癣症。
水柏枝简介、水柏枝的功效与作用
水柏枝的基本信息
中药名称:水柏枝(Shuǐ Bǎi Zhī)
英文名:Germany Falsetamarisk, Twig of Germany Falsetamarisk
别名:砂柳、臭红柳
药用来源:药材基源:为柽柳科植物三春水柏枝的嫩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ricaria paniculata P.Y.Zhang et Y.J.Zhang [M.germanica auct.non(L.) Desv. 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两季采收,剪取嫩枝晒干。
水柏枝的生态环境和形态性状
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800的山地河谷河难、河订沙地、河温滩及河谷山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原形态:灌木,高1-3m。老枝深棕色、红褐色或灰褐色,具条纹;当年生枝灰绿色或红褐色。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2-4(-6)mm,宽0.5-1mm,叶腋常生绿色小枝,枝上着生稠密的小叶。有两种花序,1年开2次花。春季,总状花序侧生于去年生枝上,基部被多数膜质鳞片;秋季,生于当年生枝楠端的大型圆锥花序开放;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形,长4-6mm,中脉明显隆起;花梗长1-2mm;萼片5,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,具宽膜质边,稍短于花瓣;花瓣5,粉红色或淡紫红以,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-5mm,花后宿存mm。蒴果铗圆锥形,长8-10mm,3瓣裂。种子狭长圆形,先端的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长柔毛。花期3-9月,果期5-10月。
形态性状:性状鉴别 细枝呈圆柱形。表面红棕色,平滑无毛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央有髓。
水柏枝的功效与作用和用法用量
性味:甘味,辛味,温性。
功效与作用:解表透疹;祛风止痒。主麻疹不透;风湿痹痛;癣症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3-9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
中药水柏枝的相关信息
各家论述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疏风,解表,透疹,止咳,清热解毒。
出处: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备注:中药水柏枝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